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推广人工捕捉和“三光”(禾蔸拔光、田埂铲光、杂草烧光)、深水灭蛹、拔枯心苗、拔白穗、采摘卵块等农业防治技术措施进行灭虫。1950年稻苞虫大暴发,据43个县统计,有98万人下田捕捉害虫,灭虫面积26.5万公顷,挽回粮食损失10.55亿千克。同年,全省80%的稻田进行了“三光”灭虫,有效地减轻了危害。1956年7月,全省首次在九江县棉区使用飞机喷药灭虫,防治效果达70%~80%;同年8月,又在南昌县使用飞机喷药灭螟虫,防治效果达70%~80%。60年代,在继续普及推广农业防治技术的同时,推广666粉、DDT、1605、1059、西力生、赛力散等化学农药防治稻、棉病虫害;后期还推广5406菌肥 ......
上一篇: 3.土壤改良方面
下一篇: 返回列表
标签:
【相关文章】
4.防治病虫害方面
3.土壤改良方面
2.栽培技术方面
1.种子工作方面
2.新中国成立后
1.新中国成立前
3.蓬勃发展阶段
2.曲折前进阶段
1.创建发展阶段
5.中介组织带动型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止血药
镇心散
针灸疗法
针灸补泻
针刺麻醉
预防
鱼腥草
瘀血
阴阳盛衰
阴阳五行学说
爱普斯坦,E.
氨化作用
氨挥发
氨基酸的测定
氨基酸分析仪
氨水
铵的粘土矿物固定作用
铵态氮肥
板栗施肥
包膜肥料
孙逢吉
样品的前处理
四、骨干农场
农田生态系统
落叶松心材褐腐
(三)农用薄膜工业
石斑鱼类
(二) 实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原则和政策
(二)第二阶段
(三) 海岛资源的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