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 何以不朽
当前位置: 主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文脉 中国文脉 >

何以中国 何以不朽


栏目: 中华文脉 中国文脉     |      作者:佚名

  故宫博物院开年首场大展“何以中国”,展出130多件上起石器时代下至清代的文物,涵盖石器、陶瓷、玉器、青铜器、金银器、书画等各种门类,包含何尊、长信宫灯、藏文《四部医典》等声名远播的国宝重器,以呈示华夏大地何以中国,中华文明何以不朽。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故宫文华殿“何以中国”展前厅中心位置摆放的一级文物——何尊,是此次特展毫无争议的主角。这件1963年宝鸡县贾村镇出土的西周初年铸造的青铜尊,口圆体方,以一种“天圆地方”的造型,折射出华夏文明影响下早期人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

  由一名叫何的宗室贵族所作的这件祭器重14.6公斤,通体四道镂空大扉梭,威风凛凛。整体以雷纹为底,腹部及圈足饰有高浮雕的卷角饕餮纹。最为关键之处是内底铸有铭文12行,共计122个字,记述了周成王营建成周并举行祭祀的一系列活动。其中第七行起首四字“宅兹中国”,是目前所知最早出现的“中国”一词。何尊的地位由此一举跃升为最为知名的青铜器之一。

  出土于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的汉代“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是一件五重平纹经锦的精美织物,色彩斑斓,代表了汉式织锦最高水平。织锦以“青赤黄白绿”五色与“五星”对应,把“阴阳五行”表现得淋漓尽致。“东方”是中国古代星占术中特定的天穹位置,而所谓“中国”指黄河中下游的京畿地区及中原,是一个地理概念。换句话说,“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一句占辞。《史记·天官书》中有:“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五星皆从辰星而聚于一舍,其所舍之国可以法致天下。”诚如斯言,借古人的智慧预言,加之当下人们的奋斗,当真正实现民富国强!

  龙虎精神

  中国人视自己为龙的传人。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便开始对原始龙产生图腾崇拜。从本展第一单元“源”中最为吸引人的展品之一“红山玉龙”,到最后一件展品——存放乾隆皇帝撰写的玉册《文渊阁记》的紫檀木匣外饰满描金龙,可见国人对龙的执着。

  关于龙的记载,可追溯到史前文明。1987年河南考古团队在濮阳西水坡挖掘出一处仰韶文化遗址,编号M45的墓主随葬用蚌壳摆出龙与虎的图案,经碳-14和树轮校正,年代为公元前4000年前后。这是目前所知最早、造型最大的龙和虎的图纹。其中龙的形象在同时期的彩陶纹饰中亦有发现。进入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巨大发展为龙形象提供了广阔载体。出土于陕西扶风县法门寺任村的小克鼎,形制厚重,气魄雄浑,纹饰多样,立耳两侧饰有相对的龙纹。

  龙的形象同样出现在玉文化之中。中国人治玉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产生了红山、良渚、齐家、石家河等治玉工艺高超的史前文化。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新石器时期的玉龙为目前所见同类器中最大一件。这一器物应是史前巫师沟通神灵的重要工具,反映出先民的思想观念,是史前宗教祭祀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南方良渚文化的玉琮被认为是祭祀地祇的法器。内壁为圆,代表天;外廓为方,代表地。通孔表示天地之间的沟通。与此配对的是玉璧,专为祭祀天神而设。这两种最为古老的玉器形态形象地说明了原始先民对天地的认知。

  汉代用“四象”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人们深信“四象”与天地万物、阴阳五德关系密切,具有护佑四方之神力。人们常用分别代表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的“四神”图案作为覆盖在屋顶筒瓦最前端的圆形建筑构件装饰物瓦当。其中的青龙,在《山海经》中记载为“东方有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此后,龙的形象逐渐成为至高权力地位的象征。

  伴随龙的神秘形象,先秦时期的中国人也赋予了虎丰富的内涵。战国时期齐国的兵符——辟大夫虎符,应为两半所拼合成的卧虎形,现存右半部分。虎形翘尾,尾上有一穿孔,背面有两个凹卯,正面有铭文两行11字,作为辟大夫的信节。虎符的两半,一半在朝廷,一半在地方。发兵时,朝廷使者持符至地方,两半相合无误,地方才能听命。元代八思巴文虎符圆牌为铁质,两面均饰浅浮雕伏虎纹。虎面正向,毛发冲天,额上似有一大二小共三颗宝珠,前爪抱于胸前,虎身隐而不现。铁牌两面镶嵌有凸起的八思巴文五行,字为银质,字体端庄规整。其形制与文字内容反映了元朝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事实。

  农耕传家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虎年说虎 瑞虎佑安

下一篇:一千多年了,到底是谁太八卦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时尚休闲网   致富经   风雅鹤壁   中国时尚文化网   中国书画艺术网   中国兰花网   中国演讲与口才训练   中国高考智库   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网   中国网络营销传播网   油画定制网   趣学街   中国城市品牌建设网   中国旅游风景名胜网   学习力教育智库   意志力教育学院   中国民间故事网   中国营销策划网   中国企业培训网   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中国VI设计知识网   中国儿童文学网   中国书画交易网   中国艺术传播网   中国油画网   中国书法网   中华书画网   世界儿童文学网   中国珠宝文化网   中国民俗文化网   中国雕塑设计艺术网   中国收藏投资知识网   宝宝成长网   中国瓷器网   天赋教育研究中心   天赋教育前沿   教育趋势研究   中国收藏证书查询网   中国酒文化网   中国广告设计知识网   中华武术网   杭州西湖风景文化网   中小学生作文大全   家长学院   学习力教育中心   教育百科   高考季   中小学生作文网   中国爱情文化网   科技前沿   中国地理知识网   中国书画网   中华人物谱   中国茶文化网   学习力训练中心   千岛湖旅游风光   艺术教育知识   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网   天赋教育观察   白手创业致富网   中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