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艺术传播网
新中国成立前,北京农业生产使用的是传统的手工工具,直到1949年,北京农业仅保有美国遗留下的10多台拖拉机。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的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1995年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的88.3%,机播面积占播种面积的62.1%,机收面积占播种面积的47.1%,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3.2%,小麦生产在平原地区基本上实现了全过程机械化,其它作业项目的机械化水平也有很大的发展。北京农业机械化历程可划分如下四个阶段。
1.初创阶段(1950—1958年)。1952年,五里店农场组建了第一个机耕队,开始了机耕、机播的尝试。1953年3月,成立了北京第一个农业机器拖拉机站,至1957年又先后建立了昌平八一拖 ......
上一篇: (二) 生产现状
下一篇: 返回列表
标签:
【相关文章】
(一) 发展历程
(二) 生产现状
(二) 防汛
(一) 管理
(二) 农田除涝治碱
(一) 农田灌溉
(五) 山区饮水工程建设
(四) 水土保持
(三) 引水工程建设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止血药
镇心散
针灸疗法
针灸补泻
针刺麻醉
预防
鱼腥草
瘀血
阴阳盛衰
阴阳五行学说
爱普斯坦,E.
氨化作用
氨挥发
氨基酸的测定
氨基酸分析仪
氨水
铵的粘土矿物固定作用
铵态氮肥
板栗施肥
包膜肥料
大豆象
(二)土壤类型
交互抗药性
异嗜抗原
河南省云阳蚕业试验场
卵生胚胎发育
选择育种
茶轮斑病
等高耕作
先导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