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儿童的游戏世界(2)
当前位置: 主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文脉 中国文脉 >

古代儿童的游戏世界(2)


栏目: 中华文脉 中国文脉     |      作者:佚名

  骑竹马,即在两腿中间夹着一根竹竿模仿骑马的传统游戏。典籍中有关骑竹马的最早记载,大约出自《后汉书·郭伋传》。郭伋为官清正,受百姓爱戴。有一次,他来到西河郡美稷县(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一带),“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从汉至唐,骑竹马的大多是儿童,场面多童趣盎然、轻松欢快。敦煌佛爷庙湾36号魏晋墓中就曾发现有一幅描绘儿童骑竹马的砖画。唐朝时,许多诗文中也都留下了“竹马”的痕迹,如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和白居易《赠楚州郭使君》“笑看儿童骑竹马,醉携宾客上仙舟”等。

  骑竹马的道具,最早就是一根竹竿。宋元以后,骑竹马游戏日益戏剧化。元杂剧剧本中,常见到“骑竹马上”等舞台提示语,竹马已经作为戏剧表演道具登上舞台。之后,竹马逐渐又简化为马鞭,成为传统戏剧中重要的道具。明清之际,南方开始出现民间歌舞“竹马灯”,又称“跑马灯”。农民在年节期间组成灯队,队伍中的舞者身挂竹子编扎、外裱纸糊的马形,载歌载舞,走街串巷。

  竹马游戏之所以在古代持久流行,除了道具简单外,还跟古代贵族车马制度有关。儿童模仿骑大马的同时,还会以车形玩具模仿乘车。比如,古书中经常与竹马相提并论的,就是“鸠车”。如晋人杜夷曾说:“儿年五岁,有鸠车之乐;七岁,有竹马之欢。”2001年,在河南巩义新华小区东汉墓中,出土一件“铜鸟车”。其主体是一只长尾鸟,足被两轮取代,鸟小喙。这只大鸟的胸前攀附了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鸟,背后亦卧有另一只小雏鸟,十分动人可爱。这种汉代铜鸟车又被考古学家称为“子母鸠车”。它们被放入墓葬中,可能就是墓主人生前珍爱的“玩具车”。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宋朝为什么流行炒菜?说到这个咱可就来劲了啊

下一篇:探访淄博齐国文化遗迹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时尚休闲网   致富经   风雅鹤壁   中国时尚文化网   中国书画艺术网   中国兰花网   中国演讲与口才训练   中国高考智库   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网   中国网络营销传播网   油画定制网   趣学街   中国城市品牌建设网   中国旅游风景名胜网   学习力教育智库   意志力教育学院   中国民间故事网   中国营销策划网   中国企业培训网   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中国VI设计知识网   中国儿童文学网   中国书画交易网   中国艺术传播网   中国油画网   中国书法网   中华书画网   世界儿童文学网   中国珠宝文化网   中国民俗文化网   中国雕塑设计艺术网   中国收藏投资知识网   宝宝成长网   中国瓷器网   天赋教育研究中心   天赋教育前沿   教育趋势研究   中国收藏证书查询网   中国酒文化网   中国广告设计知识网   中华武术网   杭州西湖风景文化网   中小学生作文大全   家长学院   学习力教育中心   教育百科   高考季   中小学生作文网   中国爱情文化网   科技前沿   中国地理知识网   中国书画网   中华人物谱   中国茶文化网   学习力训练中心   千岛湖旅游风光   艺术教育知识   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网   天赋教育观察   白手创业致富网   中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