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汉代简牍上的丝路盛况(4)
当前位置: 主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民俗文化 >

写在汉代简牍上的丝路盛况(4)


栏目: 中国民俗文化     |      作者:佚名

  简文为“其一只以食折垣王一人师使者,只以食钩盾使者迎师子,以食使者弋君”,这枚简记载的是折垣王派遣使者向汉朝贡献狮子,汉朝派遣少府属吏钩盾使者前往迎接。该汉简是西域国家向汉廷贡献狮子的记载,极为珍贵。一般的献畜安置于中央设在河西各郡的厩苑中畜养。稀见、贵重的奉献物要带到京城“面呈”皇帝,即所谓的“诣行在所”。汉廷这次派出钩盾使者前往敦煌迎接狮子可见其重视程度。

  虽然目前对“折垣”究竟是西域哪个国家还不得而知,但是根据诸多文献记载,当时向中原进贡狮子的主要是印度、波斯等国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影响下,源出西域的狮子形象被华夏化,“吐赤白舌”的印度狮缩回了舌头,张牙舞爪的波斯狮子变得和气了,逐渐演变成具有中国气派、大家喜闻乐见的舞狮等形象,既保留了威武的气势,又具备了祥和的面貌。

写在汉代简牍上的丝路盛况

  撒马尔罕康国王宫遗址壁画 资料图片 

  “天马”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汗血宝马”,在张骞出使大宛时就强烈地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而大宛国君主长期以来“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这样,张骞出使西域,虽然未能实现初衷,却让大宛天马西来成为了现实。而悬泉汉简真实地记录下汉朝政府如何迎接天马的历史一幕。

  简文内容为“元平元年十一月己酉,□□□诏使甘□□迎天马敦煌郡,为驾一乘传,载御一人。御史大夫广明下右扶风,以次为驾,当舍传舍,如律令”。这枚汉简抄录的是公元前74年12月28日御史大夫田广明下发的一份传信文件。简文内容是朝廷派专人前往敦煌迎天马,出长安后,从右扶风往西直到敦煌,沿途驿站传舍,都要按规定接待并提供车马食宿。

  记录这枚简文的时间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李广利伐大宛之后“岁献天马二匹”的约定已过了20余年,在这20余年的时间里,大宛一直践行每年献马两匹的约定,从此简的记载可得到印证。同时从这枚简中也可以知道,自太初四年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大宛和汉朝始终保持着往来贡使的关系。在当时交通条件极不便利的情况下,朝廷每年都要专门派官员远赴敦煌郡迎接贡使和天马,再到京师长安,沿途所过,要提供车驾和食宿安排,可见汉朝对迎天马的高度重视。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悬泉置,其出土的两万多枚悬泉汉简内容包罗万象,是丝绸之路的“百科全书”,它所涉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外交、邮驿、交通等各方面内容,对于研究两汉时期中原与广义意义上的西域,以及地中海沿岸古代国家的关系极具价值,它记载了汉代大型交通保障体系中的邮驿制度,见证了其对丝绸之路长距离交通和交流的保障,为研究丝绸之路上的中西交流提供了最为真实和可信的原始档案,影响重大,意义深远。(文/西北师范大学简牍研究院研究员、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 朱建军)

  《光明日报》(2023年07月27日13版)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大落(洛)门寨”与“三府(都)谷”考(上)

下一篇:甘州区图书馆馆藏古籍 《钦定书经图说(五十卷)》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时尚休闲网   致富经   风雅鹤壁   中国时尚文化网   中国书画艺术网   中国兰花网   中国演讲与口才训练   中国高考智库   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网   中国网络营销传播网   油画定制网   趣学街   中国城市品牌建设网   中国旅游风景名胜网   学习力教育智库   意志力教育学院   中国民间故事网   中国营销策划网   中国企业培训网   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中国VI设计知识网   中国儿童文学网   中国书画交易网   中国艺术传播网   中国油画网   中国书法网   中华书画网   世界儿童文学网   中国珠宝文化网   中国民俗文化网   中国雕塑设计艺术网   中国收藏投资知识网   宝宝成长网   中国瓷器网   天赋教育研究中心   天赋教育前沿   教育趋势研究   中国收藏证书查询网   中国酒文化网   中国广告设计知识网   中华武术网   杭州西湖风景文化网   中小学生作文大全   家长学院   学习力教育中心   教育百科   高考季   中小学生作文网   中国爱情文化网   科技前沿   中国地理知识网   中国书画网   中华人物谱   中国茶文化网   学习力训练中心   千岛湖旅游风光   艺术教育知识   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网   天赋教育观察   白手创业致富网   中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