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卷简牍,解密千年丝路(2)
当前位置: 主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民俗文化 >

万卷简牍,解密千年丝路(2)


栏目: 中国民俗文化     |      作者:佚名

  20世纪初,沉睡了两千多年的敦煌汉简重见天日,被中国书法学界形容为“书坛的原子弹爆炸”。百余年后的今天,有关汉简的学科、馆陈、文旅等建设工程已在陇原大地上落地生根,遍地开花。

  “简牍学”概念伴随着甘肃简牍的发现而诞生。2021年,甘肃省实施省属高校国家一流学科突破工程,“简牍学”作为“绝学”冷门学科被列入其中。西北师范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简牍学研究及人才培养的高校之一,于1995年开始招收全国首届简牍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兰州大学则是全国首批获批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强基计划”招生资格的14所高校之一,同时得益于与甘肃简牍博物馆合作的“兰山论简”读简班,强基班学生可以充分将所学的古文字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实现“知”与“行”的结合。

  被誉为“天下第一简”的武威汉简《仪礼》现存于甘肃省博物馆。今年,从“五一”假期起,兰州旅游便持续升温,甘肃省博物馆的游客接待量目前达到了历史峰值,文创中心更是“人气爆棚”。据甘肃省博物馆副馆长班睿介绍,甘博的文创工作已经持续做了近20年,生产打样的产品已超过1000件,根据古丝绸之路文化符号“马踏飞燕”开发的文创产品“小绿马”已成爆款,从去年6月至今售出约10万只。

  此外,现馆建成于2011年的敦煌市博物馆,藏有著名的敦煌汉简,作为中国最早的墨迹之一,是研究书法发展历史和书法艺术的重要资料;而坐落于兰州马滩黄河岸边的甘肃简牍博物馆新馆正在有序布展,利用红外线扫描及高精度拍摄技术,对馆藏的近4万枚简牍实现数字化存储管理,预计将于年内搬入“新家”;敦煌莫高里工匠村新近开发的“汉简摹写与复制”研学游产品,可以让游客了解简牍、认识简牍,并体验撰写木简、临摹壁画、制作彩塑和泥版画等传统文化技艺,将文化研学与旅游市场接轨,为丝路文化艺术传承注入新活力……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张春生认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文物、文博、文化产生了兴趣,愿意到博物馆感受历史文化,希望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古迹能够唤醒当代年轻人对历史的追溯,帮助现代的人知晓古代知识和发展历程,以及对于未来发展的思考和憧憬。

  竹木春秋,“简”“牍”古今。田澍表示,在辉煌灿烂的新时代,让陈列在博物馆里的简牍文物、分布在河西走廊的玉门关、悬泉置等文化遗产,以及记录在简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更加清晰地呈现于世人面前,是我国文博事业发展的时代要求,更是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促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旨归与实践路向。(文/光明网记者 李汶键)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武山演武城遗址

下一篇:“大落(洛)门寨”与“三府(都)谷”考(上)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时尚休闲网   致富经   风雅鹤壁   中国时尚文化网   中国书画艺术网   中国兰花网   中国演讲与口才训练   中国高考智库   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网   中国网络营销传播网   油画定制网   趣学街   中国城市品牌建设网   中国旅游风景名胜网   学习力教育智库   意志力教育学院   中国民间故事网   中国营销策划网   中国企业培训网   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中国VI设计知识网   中国儿童文学网   中国书画交易网   中国艺术传播网   中国油画网   中国书法网   中华书画网   世界儿童文学网   中国珠宝文化网   中国民俗文化网   中国雕塑设计艺术网   中国收藏投资知识网   宝宝成长网   中国瓷器网   天赋教育研究中心   天赋教育前沿   教育趋势研究   中国收藏证书查询网   中国酒文化网   中国广告设计知识网   中华武术网   杭州西湖风景文化网   中小学生作文大全   家长学院   学习力教育中心   教育百科   高考季   中小学生作文网   中国爱情文化网   科技前沿   中国地理知识网   中国书画网   中华人物谱   中国茶文化网   学习力训练中心   千岛湖旅游风光   艺术教育知识   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网   天赋教育观察   白手创业致富网   中国文学网